硕士招生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202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旨在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招生考试(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二)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资格审核等按照教育部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政策执行。

(四)本单位各招生专业均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有拟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国家规定时间内,通过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参加网上报名并完成接受复试通知、接受拟录取通知等报考接收程序。详情可登录本单位网站查询推免生报名事宜。

已被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

三、报名

考生在报名阶段务必及时查看国科大和本单位发布的招生章程和相关公告,正式报名前应仔细核查本人是否符合国科大和相关培养单位的报考条件。在准考、复试和录取等招生阶段将分别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准考、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在网上报名后,还需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并采集本人照片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一)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考生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逾期不再进行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预报名期间填写的信息有效,正式报名期间无需重复填写,但可以随时修改完善。

考生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后,务必要认真阅读相关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招生单位及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同时还须查看拟报考培养单位的相关招考公告,并按其要求填报。

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错过网报时间、缴费时间、网上确认时间、考试时间等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准确填写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报考材料。网报信息填报中特别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以及学籍学历等信息务必认真准确填报。

网报期间,网报系统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以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考生网报时学历证书编号信息填报请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国内普通高校毕业证书编号须填写“证书编号”。若毕业证书上有两个号码,应填写证书右侧的“证书编号”,一般为16位以上数字编号,前5位为颁发此证书的高校代码。请不要填写证书序列号(如No.****)。若原毕业院校因更名等原因不在网报系统毕业学校可选列表中,请在毕业学校栏选择“其他”,然后手工录入原毕业学校的名称(即毕业证书中加盖印章的学校名称)。

2.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编号信息填报,须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书》或《台湾地区学历学位认证书》认证报告编号,如认证书编号为:教留服认英[2018]20001号或120xxxxxx123

考生网上报名时,“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院系所名称”栏中选择“(192)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然后填写报考专业及考试科目等报考信息。

报考点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就近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考生必须牢记自己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网上打印准考证、网上调剂等均需使用此用户名登录。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前请根据原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规定的审核流程,申请报考资质审核。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报名时间和方式与全国普通硕士研究生相同。网上报名系统中“专项计划”栏目应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符合享受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免初试或报考专项计划有关条件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申请信息。有关部门、报考点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初审,招生单位在复试前进行复审,确定考生的相应资格。未按规定申报或审核(含复审)未通过的,不享受加分、照顾、免初试政策,或不得参加有关专项计划初、复试。符合多项加分项目的考生,分值不得累加。

(二)第二阶段:网上确认

1.确认时间:所有考生须认真查看网报时填报的报考点发布的网上确认相关公告,确认的时间以各报考点公告为准,在所选择报考点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参加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2.确认手续:考生网上确认须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等材料及网上报名编号,按照报考点公告要求办理网上确认手续。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确认时应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限士兵)、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以各报考点公告为准。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报考费支付方式以网报时选择的报考点公告要求为准。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5.确认考生本人网报信息准确无误。

(三)报名其他注意事项

1.推荐免试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及时完成网上报名与拟录取手续。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不需进行网上确认,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2.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培养单位的一个专业。

3.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前,考生可自行修改自己的网报信息,网报信息务必准确无误。在确认期间,考生必须对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网上确认后的考生报名信息在准考资格审核、初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教育部以报考单位所在地分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线。国科大京内外各培养单位均执行北京一区分数线。

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在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改报考类别。

6.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7.网报和确认结束后,报考的培养单位将对考生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等信息有疑问的,培养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审查过程中发现虚假证件时,可扣留虚假证件。经审核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不予准考、录取,随时发现、随时处理。

8.网上报名时,考生应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定向就业或非定向就业)、考试科目、学历学位证书编号、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等重要信息。确认后的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国科大也不再受理任何考生修改信息的申请。

四、初试

1.网上打印准考证:在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报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日期: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考试日期执行,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3.初试地点:以选择的报考点公告为准。

4初试科目:

全国统考的初试科目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值各为150分,生物医学综合满分300分。

我所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4英语二、301数学一”由全国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命题。

5.考生初试成绩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询。

五、复试

1复试由我单位组织,在我单位进行。

2.本单位将采取差额复试方式,原则上按不低于11.2的比例确定复试人数。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本单位根据招生计划、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

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复试分数线在不低于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由国科大自行划定。

本单位依据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的具体报名和初试成绩情况,结合本单位的学科特点和要求以及国科大下达的专项招生计划数,在不低于国科大对应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基础上,分别分学科门类或专业自主划定本单位专项计划具体复试分数线要求和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可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复试方式、程序及要求与其他普通计划硕士生相同。

4.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以及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等复试要求在复试前通过本单位官网向考生公布。

5.单位在复试期间,严格采取人证识别及相关信息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对考生的身份审核及报考专项计划、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或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等资格的复审。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需要求复试考生在复试时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6.复试包括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外语听力和口语等考核内容,外语听力及口语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成绩权重构成由单位自主确定。

7.同等学力考生参加复试的,须在复试阶段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加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由我所确定并通知考生。加试科目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8.复试成绩或面试成绩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9.不组织破格复试

10.复试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单位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复试工作全部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

六、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作为复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状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政审)不合格者不得录取。

体检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 号)要求执行。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

七、录取

本单位按国科大下达招生计划,依据本单位复试录取办法及考生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被录取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考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原件。截至入学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境)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通知书规定的要求和日期,到指定地点报到入学注册。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我单位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八、培养方式

本单位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九、基本学制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制为5年。根据本单位培养模式,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起即按照硕博连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具体学习时间由本单位依据学籍管理规定和学科特点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

十、收费及待遇

2026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及住宿费安排如下: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一般为8000/年•生,按学年收取。

2.学生住宿费按照本单位相关规定收取。

3. 推荐免试为直博生的,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直博生的奖助体系待遇。

4.本单位实行完善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学生按照国科大相关规定,可享受和参评的奖助学金主要包括六个类别,即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单位奖金、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学习科研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中国科学院设立的各类专项奖学金。

十一、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1.所有被录取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考生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必须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和定向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协议书,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毕业生)与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学生必须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考生在学期间不得调整录取类别,即不得变更为非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也不得调整为非定向就业。

2. 专项计划未尽事宜,执行教育部此专项计划相关政策与要求

、毕业生就业

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由毕业生自行联系用人单位,按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就业培养的硕士生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违纪处罚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对于考生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

、其他注意事项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就业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本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本单位不承担责任。

2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阅本单位招生专业目录、部分科目考试大纲等相关招生信息。

本单位推免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拟接收推免人数以后续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实际接收的推免人数为准。同时统考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仅作为参考,不作为实际录取的依据。实际招生指标数以国科大下达给本单位的2026年招生计划数和本单位内部依据生源状况、学科特点与布局、师资队伍等因素核定的分专业招生计划为准。

3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按军队相关部门规定办理。

4章程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项,以上级主管单位最新政策为准。

5.本章程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生负责解释。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联系部门:招生办公室

招生业务咨询电话:010-8264988682640457

招生业务监督电话:010-88256714

纪监办公室电话:010-69671040

招生咨询邮箱:ao@ucas.ac.cn

国科大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admission.ucas.edu.cn

https://admission.ucas.ac.cn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20

部门: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生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1-54923256

网址:http://sedu.sinh.ac.cn/index.php 

邮箱:yjsb@sinh.ac.cn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202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按专业排序)

2026年预计招收72名学术型硕博连读生【含推免生(直博生)、统考生】、12-13名生物与医药专业型硕士。注:本目录中标示的招生人数为2026年预计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和国科大下达计划后,研究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分专业计划数为准。请考生及时关注我所发布的推免生录取信息及统考生招生信息。

专业代码研究方向预计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
071003 生理学1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④852细胞生物学学术型硕博连读
1生理学--多能干细胞与转化医学同上
2生理学--营养分子流行病同上
3生理学--衰老,营养干预,干细胞同上
4生理学--能量代谢调控,衰老与衰老相关疾病同上
5生理学--营养感应和代谢调控同上
6生理学--甲状腺激素调控代谢及甲状腺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同上
7生理学--营养与慢性代谢性疾病同上
071009细胞生物学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④852细胞生物学
1细胞生物学--细胞死亡与免疫代谢同上
2细胞生物学--肿瘤转移与微环境调控同上
3细胞生物学--皮肤干细胞命运调控与病变同上
4细胞生物学--肿瘤细胞可塑性的表观遗传调控同上
5细胞生物学--免疫遗传与免疫代谢同上
6细胞生物学--造血干细胞归巢与增殖微环境研究同上
7细胞生物学--核酸与分子医学同上
8细胞生物学--黏膜免疫与天然淋巴细胞同上
9细胞生物学--生理代谢、肿瘤代谢同上
10细胞生物学--血液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的调控机制同上
11细胞生物学--代谢与免疫同上
12细胞生物学--消化道恶性肿瘤演变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策略同上
13细胞生物学--真菌毒素与食品安全同上
14细胞生物学--免疫衰老的调控及致病机制同上
15细胞生物学--血液与循环系统疾病研究同上
16细胞生物学--肿瘤代谢及细胞极性的分子调控机制同上
17细胞生物学--疾病易感基因识别和功能研究同上
18细胞生物学--脂质代谢与肿瘤微环境同上
19细胞生物学--细胞器互作与代谢性疾病同上
20细胞生物学--染色体外环状DNA等损伤应激相关免疫调控分子的生理病理作用同上
21细胞生物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同上
22细胞生物学--肿瘤代谢与翻译后修饰同上
23细胞生物学--代谢重塑与细胞命运决定同上
0710Z2 计算生物学2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高等代数
1计算生物学--适应性进化理论及分子机制开发检测算法同上
2计算生物学--皮肤基因组学,人类表型组学同上
3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神经科学,节律生物学同上
4计算生物学--统计生物信息学同上
5计算生物学--人类遗传变异,基于多组学大数据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同上
6计算生物学--生物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同上
7计算生物学--计算生物学;肿瘤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同上
8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肿瘤系统生物学同上
9计算生物学--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机器学习和网络分析同上
10计算生物学--组学、生物信息,肿瘤免疫同上
11计算生物学--肿瘤基因组学、单细胞组学同上
12计算生物学--统计遗传学同上
13计算生物学--营养流行病和膳食干预同上
1001 基础医学1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3生物医学综合
1免疫学--免疫遗传与免疫代谢同上
2免疫学--黏膜免疫与天然淋巴细胞同上
3免疫学--代谢与免疫同上
4免疫学--免疫衰老的调控及致病机制同上
5免疫学--血液与循环系统疾病研究同上
6免疫学--黏膜免疫,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同上
7免疫学--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炎症,代谢性疾病,炎症反应同上
8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细胞死亡与免疫代谢同上
9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多能干细胞与转化医学同上
10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肿瘤转移与微环境调控同上
1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营养分子流行病同上
12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干细胞命运调控与病变同上
1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营养感应和代谢调控同上
1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疾病易感基因识别和功能研究同上
15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造血干细胞归巢与增殖微环境研究同上
16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核酸与分子医学同上
17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能量代谢调控,衰老与衰老相关疾病同上
18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血液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的调控机制同上
19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消化道恶性肿瘤演变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策略同上
20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肿瘤代谢及细胞极性的分子调控机制同上
2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营养与慢性代谢性疾病同上
22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甲状腺激素调控代谢及甲状腺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同上
方向代码研究方向招生导师预计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企业导师备注
086000 生物与医药12-13 专业型硕士
1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机器学习和网络分析黄涛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8生物化学④888生物学综合张鑫,火山引擎副总裁、开源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字节跳动
2竞争情报、专利情报江洪波同上李彩辉,高级工程师,上海君拓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3食品营养与功能食品、食品生物技术李于同上徐咏全,正高级工程师,天士力研究院健保食品开发中心
4表型组学汪思佳同上朱崇净,基础研发高级经理,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5食品安全武爱波同上郭立佳,副总经理,河北磐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6生物情报学徐萍同上蒋跃明,副主任技师,上海亿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备注: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4英语二、301数学一” 由全国统一命题。
“338生物化学、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23生物医学综合、801高等代数、852细胞生物学、888生物学综合”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命题。
参考书目:https://admission.ucas.ac.cn/info/KaoshiDagang/28257ae0-ef1c-4d1e-8823-5b1b557016e0